《表1 调剖选井决策对比》

《表1 调剖选井决策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新型压力指数的调剖选井决策方法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对区块注水井进行了井口压降曲线测试,并分别利用PI决策方法、FD决策方法和IPI方法进行了调剖选井决策,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FD决策方法与其他方法的结果差别较大,结合前文分析,其决策可靠性不足以单独进行调剖选井。PI决策和IPI决策结果基本相同,但在个别井的结果有所不同。例如,F26井利用PI决策的结果为应该调剖,但IPI决策结果为不调剖。由校正到相同条件下的压降曲线(图2)可知,F26井的注水压力与F17井相比较低且缓慢平稳下降,整体下降幅度较小,预测该井周围固有物性较好。由测井解释结果可知,该井钻遇储层平均渗透率为1 800 m D,验证了这一猜测。此外,该井组受效油井的含水率均在70%左右,差别较小,说明井组不存在明显的优势通道。综上所述,IPI决策结果与现场分析结果一致,说明IPI决策方法更加合理、更符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