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深水区构造事件划分》

《表1 深水区构造事件划分》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流体势场恢复与有利区带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前人已对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及其机制进行一定研究[7-8]。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深水区从56.5 Ma开始拉张断陷至今,共经历7期构造运动,在断陷期和“断—拗”期形成了NE、NEE和近EW向3组断裂,相应的应力场发生顺时针旋转(表1)。新生代早期,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共同在华南大陆边缘形成NW—SE向拉张应力场,南海北部开始了由北向南的“撕裂式拉张”,依次发育北部湾盆地、珠江口—琼东南盆地和南海诸盆地,深水区与此对应的是神狐运动,主要发育NE向断裂。早渐新世,太平洋板块对华南大陆的俯冲由NNW向转为NWW向,引起华南大陆边缘快速向太平洋方向蠕撤,区内对应的是珠琼运动(一幕和二幕),NEE向断裂发育。晚渐新世末,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造成华南板块地幔物质向东南方向流动,区内发生南海运动,EW向断裂发育。中中新世末,菲律宾板块的逆时针旋转作用在南海北部形成压扭应力场,区内依次发育南沙运动和东沙运动。到中新世末,受红河断裂右旋走滑影响,盆地内发生了新构造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