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历代日食记录统计》

《表1 历代日食记录统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明代日食的地方记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a明代记录日食的文献很多,错误记录很多,“总记录”、“不可见”仅限于朝廷记录

应用现代天文计算方法考察中国古代天象记录的,始自朱文鑫.他用Oppolzer日食典检验了二十四史中的日食记录[3].陈遵妫也曾做过类似的工作[4].我们对明代以前各朝代日食记录做出了统计,资料主要来自历代正史(二十五史)帝纪和天文等志.其他文献极少独立的信息,但若有新的正确记录则加入其中(其他文献的错误记录不在其中).天文计算可以计算出一段时期(朝代)首都可见的全部日食事件.正确记录数(包括修正的)除以首都发生的日食数称为“覆盖率”.表1给出我们对明朝以前历代日食记录的统计,数据源自我们对历代天象记录的分别研究[5–9].作为对比,下文统计得到的明代数据也列在表1中.基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15世纪中国古代日食记录具有密集、简略而公式化的特点,刘次沅将它们整理成一个包括938条日食记录的计算机可读形式的“常规日食记录表”[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