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武夷山志》主要存世版本》

《表6《武夷山志》主要存世版本》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蒲坂藏书”地方志初探》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学术界在使用《武夷山志》时多用清代董天工所纂之《武夷山志》。李智君认为:“董志在武夷山志中最为晚出,在编纂过程中,作者借鉴前人成果,吸取精华甚多,故在诸多武夷山志中体例最为完备,内容也最丰富。”[16]董志虽然更为详备,被视为集武夷山志之大成者,但董志在编纂时,无缘得见劳堪所纂《武夷山志》。董天工在《武夷山志·凡例》中写到:“武夷山志,自宋刘道元创始,嗣后程嗣祖、杨恒叔、蓝世中、江仲鱼、樊斗山、徐德望、衷稚生、李尝之、李磊英、郑慎庵、蓝勋卿、王明府适庵、王草堂皆有编辑。今得见者,惟衷稚生、徐德望、王适庵、王草堂四种……兹合四志,互参详订,汇成一编。”[17]故此,劳堪本《武夷山志》所载史料,董本《武夷山志》并未收录。以董本《武夷山志》卷首所收历代序文为例。由于《武夷山志》历经多次编纂,故董本《武夷山志》所收历代序文多达10篇,但劳堪所作序文以及载于劳堪本的舒芬所作旧序均不见于董本,可见UBC所藏的劳堪本在文献学及史料学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