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贫困脱贫方式:少数民族贫困户土地资产收益提升对策》

《表2 贫困脱贫方式:少数民族贫困户土地资产收益提升对策》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少数民族贫困户土地资产收益提升对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数据来源:通过实地调查、电话访谈、问卷调查获得。

根据目前我国扶贫的相关政策,贫困户脱贫方式主要有产业脱贫(通过发展特殊种植、养殖业、风电、太阳能等扶贫项目)、务工脱贫(劳务输出或就地安排就业)、易地搬迁、教育帮扶、医疗救助、社会政策兜底、资产收入脱贫(土地流转、扶贫资金入股、小额扶贫资金使用等收益)和其他。[2]有的贫困户通过某一种扶贫措施实现脱贫,更多的贫困户是通过多种扶贫措施叠加实现脱贫,如易地搬迁,同时又给予医疗救助等这样复合方式脱贫。贫困户脱贫方式占比最大的前三项分别是务工(就业)、产业帮扶和国家政策兜底,所占比例分别为46.962%、17.508%、17.508%。贫困人口脱贫占比前三的是产业帮扶、务工(就业)和国家政策兜底,占比分别为27.453%、26.262%和18.094%。(见表2)通过表2我们发现,贫困户有资产收益的并不多,只占贫困户的2.266%,主要原因是很多农户并没有把土地看作是资产,真实情况是通过土地出租获得资产收入的贫困户约占贫困户的23%,只不过其收入占我省省定贫困线的比例不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