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产业协调发展GWR估计系数空间分布》

《表6 产业协调发展GWR估计系数空间分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区域能源消费的测度》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同表5。

(2) 产业协调发展对能源消费影响的时空分异。2005年产业协调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回归系数为[0.157,0.295],产业协调发展对能源消费具有拉动效应。从回归系数的空间分布上看(见表6),影响较大的区域集中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对东北和东南地区影响较小。2010年产业协调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回归系数为[0.502,0.638],与2005年相比回归系数大幅增加,影响程度有所提高;从系数的空间分布来看,对西北、西南、华北等地区影响较大,影响范围明显扩大。2015年产业协调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回归系数为[1.129,1.465],其空间分布与2010年相比并无明显变化,但影响程度进一步提高。可见,2005~2015年产业协调发展在降低能源消费上的作用并不明显,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发展质量并不高,没有达到理论上的预期。从系数的空间分布来看,产业协调发展对能源消费影响较大的省份集中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影响较小的省份集中在东北和东南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较大的省份向华北地区转移,且高值区域逐渐增多。主要原因可能是东部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将高能耗的制造业向西部地区转移,导致西部地区制造业仍以高耗能制造业为主,东部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逐渐向低能耗的高端制造业发展;这表明西部地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降低能源消费的潜力要大于东部地区,不同区域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具体政策上要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