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恩宁路改造后的照片评定得分》

《表4 恩宁路改造后的照片评定得分》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视觉方法的历史街区“微改造”空间感知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改造后的总体评分有所上升(表4),各维度都处于积极激发状态的空间从改造前的15个上升到22个,唤醒和愉悦维度的评分都比改造前有所提高。相较于改造前,评分高的场景怀旧情绪有所下降,但评分低的场景怀旧情绪却有所上升,一方面再次表明怀旧感的激发是需要维持一定程度的唤醒度和愉悦度水平,另一方面也展现了改造后街区的怀旧情绪受到破坏,微改造打破了相对平衡的感知构建使得改造区域被凸显。评分高的场景之间得分差别不大,处于中等的情绪激发状态。得分最高的场景是一处保留历史建筑门前,摆放着颜色艳丽的狮头。这种怀旧装饰作为街区文化产出符号,其正面的情绪影响效果同样体现在仿古的室内装饰和仿古屋顶的景观中,因此,要增强空间的感知度,激发积极的情绪可以通过强化街区文化符号来实现。街巷景观作为恩宁路的空间重要组成部分,改造前后的高评分特征都体现出对维持整洁场景状况的诉求,而微改造区域的街巷则具有更高的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