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核酸酶处理响应面设计方案及响应值结果》

《表3 核酸酶处理响应面设计方案及响应值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高效体积排阻色谱法定量检测口蹄疫疫苗中146S的疫苗预处理方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进一步优化Benzonase处理条件。提高温度可以提高酶活、减少处理时间,但由于FMDV极不稳定[24-26],提高温度可能会造成146S的裂解。对酶消化的时间、温度、酶浓度三种因素设计了响应面实验,结果见表3。对影响146S检测浓度的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并绘制响应面曲线图(图5)。各变量因素对146S检测浓度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依次为:酶活浓度>温度>时间。利用Design-Expert 8.0软件对表3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二次回归方程,得R2=0.953 9,表明拟合结果较好。经过响应面实验,确定的最佳操作条件为200μL水相添加终浓度为421 U/mL的酶溶液,25.1℃环境中反应1.29 h。将该最优条件用于样品1、3处理,色谱图如图4B所示。经充分酶消化反应后,大量干扰紫外吸收峰消失,而20 min左右的紫外吸收峰显著增大,表明干扰杂质被降解为分子量更小的杂质。随着干扰杂质的去除,能够检测到完整的146S特征吸收峰。经积分计算,测得样品1浓度为10.5μg/mL,样品3浓度为10.4μ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