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男女不同样本的差异情况》

《表1 男女不同样本的差异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父母教育期望与教育投入的性别差异——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实证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年基线数据。

在数据库中,女生样本有9 445个,占总数的48%,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社会生育决策中的“重男轻女”现象。参考已有文献,教育期望使用家长问卷中的“您希望孩子读到什么程度”,并参考已有文献的做法将分类变量转换为以年为单位的连续变量。[19]样本中父母对子女普遍具有较高的教育期望,均达到16年本科教育水平,同时对女孩的平均教育期望以16.9年略高于男孩的16.7年。另外,本文将教育投入分为货币性的“家庭教育支出”和非货币性的“父母陪伴时间”进行衡量,分别使用问卷中对“本学期孩子上校外辅导班或学习兴趣班所需要的费用”“您平均每天直接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是几小时”的回答,数值越高代表父母对子女的货币投入和陪伴越多。从家庭教育支出来看,父母平均为女孩投入1 372元,比对男孩投入的1 085元高出26.5%,而父母陪伴时间上,父母每天对女孩的平均陪伴时长为3.3小时,也高于男孩的3小时。另外,由于男女在性格、学业表现等方面存在固有差异,将直接影响父母的教育投资决策。因此,本文在深入分析教育期望与教育投入一致性之前,先从个体、家庭及学校三个层面对男女特征进行比较,以此检验样本是否已经出现明显的性别分层(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