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对照与复合处理的冬小麦生育期温光条件对比》

《表4 对照与复合处理的冬小麦生育期温光条件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气候变化可能不会引起我国北方冬小麦营养品质下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2014/2015试验季期间因辐射仪器维修导致数据缺失。

分析对照和复合处理冬小麦整个生育过程的平均温度发现(表4),生长在复合处理气室中的冬小麦全生育期日平均气温较对照的升高幅度远小于生长季增温幅度,在情景1下平均升高幅度为0.6~0.7℃,情景2下升高0.8~1.4℃,这主要是因为增温导致冬小麦冬后发育期大幅前移到较冷的时段。实际上生长季增温仅导致冬小麦冬前和越冬阶段的平均温度明显升高,而冬后各生育阶段的平均温度并没有升高[27]。表4也给出了与籽粒蛋白质积累密切相关的灌浆期日最高气温超过32℃日数和生育期太阳辐射对比情况。由于复合处理冬小麦冬后发育日期提前,除2012年外其他各年复合处理冬小麦在灌浆期遇到日最高气温超过32℃的日数均少于对照冬小麦,尤其2014年和2016年减少幅度达1/3~1/2;同时,冬小麦从返青至成熟阶段平均接收的太阳辐射减弱,在情景2下降低幅度达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