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水质影响因子与水质模拟结果相关性分析》

《表5 水质影响因子与水质模拟结果相关性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的区域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模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代表通过0.05显著性检验,**代表通过0.01显著性检验。

由图4可以看出,建三江地区15个农场地下水水质呈现出较为集中式分布,综合水质较差的Ⅳ类地下水集中在研究区中东部,水质等级为Ⅱ类的地下水集中在研究区东西两侧,北部勤得利农场地下水水质为Ⅲ类,南部的大兴农场水质较差为Ⅳ类。为探讨研究区地下水水质差异及其可能成因,将水质模拟结果、相关指标浓度与耕地面积比例及每公顷平均化肥施用总量、氮肥施用量、农药施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具体结果见表5。从表中可以看出,每公顷平均化肥施用总量、氮肥施用量与水质模拟结果的相关系数最大,分布通过0.01显著性水平和0.05显著性水平,而耕地面积比例以及农药施用量与水质模拟结果的相关系数不大。地下水水质中的NH3-N以及NO3--N含量与化肥施用总量和氮肥施用量的相关系数也都较高。说明建三江地区地下水水质污染主要受化肥影响,其中氮肥是该地区地下水水质中NH3-N和NO3--N超标的主要影响因素。由于农药主要施用在作物表面,并且相对于化肥来讲施用量相对较低,故农药对研究区地下水污染的影响尚未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