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表1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为什么中国文娱消费偏低 基于人口年龄结构的解释》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其中,u~N(0,δ2),公式(1)为Probit模型,公式(2)为截取的Tobit模型。在公式(1)中,ec_dy是被解释变量,表示家庭是否进行文娱消费,如果参与了文娱消费取值为1,否则为0。在公式(2)中,ec_pce也作为被解释变量,表示家庭文娱消费占总支出比,ec_pce*表示家庭文娱消费占总支出比大于0的部分;被解释变量ec_pce可以替换为家庭文娱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ec_exp)以及家庭文娱支出占纯收入比(ec_inc)。在上述公式中,变量you指代每个城镇家庭中14岁以下人口占家庭总人口数比重,变量old指代每个城镇家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这两个指标是衡量家庭人口年龄结构变迁的核心变量。control表示引入公式中的控制变量。借鉴汪伟、刘玉飞(2017)、李涛等(2018)的研究成果,并基于现有数据,本文主要选择反映家庭经济社会特征的指标,具体包括:(1)家庭经济资本。本文采用调查问卷中的家庭居民纯收入(finc)衡量经济资本。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认为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该模型中的收入是指居民暂时性收入或者即期收入。根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家庭收入在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将会降低其消费率。但文娱消费作为享受型支出,不同于普通产品,消费规模也可能会伴随收入水平增加而逐步上升。因此,家庭收入水平对文娱消费的影响并不明确。此外,本文还引入家庭收入的平方项作为控制变量。(2)家庭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个体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体力等因素之和,全方面的人力资本应该包含健康、教育和工作经验等对生产活动有影响的一系列因素(Schultz,1961;Becker,1966)。本文界定的家庭人力资本包括:(1)家庭教育程度(edu)。国外大量经验研究表明,消费者的认知水平、文化鉴赏力会影响文娱消费数量和质量。因此,具备较高教育背景的家庭有助于增加其文娱消费水平,本文采用调查问卷中家庭成员中最高教育程度近似替代整个家庭教育背景。(1)(2)家庭健康状况(health)。由于子女数量可以控制遗赠动机对家庭消费(储蓄)的影响(黄少安、孙涛,2005),但健康状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预防性储蓄动机,因此家庭健康状况也是影响居民消费规模及结构的重要因素。参照汪伟、刘玉飞(2017)的做法,采用户主的健康状况水平进行度量家庭健康状况。在CFPS2016家庭经济问卷中,“健康状况”分为1-7个等级,分别表示从很差到很好7种类型,数值越高表示健康状况越好。(3)家庭人口规模(fm),家庭人口规模与消费支出一般呈现正相关关系,但对文娱消费的影响比较模糊,一方面家庭人口规模有助于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平摊后的各类消费支出会下降;但是因消费人数较多导致潜在文娱需求出现多样化,甚至因攀比心理作祟导致文娱消费支出会相应增加。因此,家庭人口规模对文娱消费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检验。(4)家庭金融资产(fina),与家庭收入因素类似,家庭金融资产对文娱消费需求可能也存在正反效应。此外,在回归方程中,我们还控制了家庭所属社区类型(fa)、区域变量(region)(2),并控制了省份效应(pro)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