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土壤化学性质空间变异理论模型与相关参数》

《表1 土壤化学性质空间变异理论模型与相关参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Kriging插值的滨海盐碱土化学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以福建圣禾企业蔬菜基地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表1可以看出,0~20 cm土层中K+与20~40 cm土层中K+、Na+的块金系数均<25%,表明0~20 cm土层中K+及20~40cm土层中K+、Na+的空间相关性均较强;0~20 cm土层中pH、Na+、Ca2+、Mg2+、碱化度、C与20~40cm土层中pH、Mg2+、C的块金系数均位于25%~75%之间,表明这些化学性质的空间相关性中等;只有20~40 cm土层中Ca2+的块金系数大于>75%,表明这一化学性质的空间相关性较弱。从比较中可以发现,土壤大部分的化学性质的空间相关性属于中等,意味着大部分的化学性质属于中等变异。而有少量的化学性质如20~40 cm土层的Ca2+,空间相关性弱,则空间变异程度强。说明研究区0~40cm土壤中除20~40 cm土壤的Ca2+,其变异主要是由结构性因素(如地形、气候、土壤类型、母质等)作用的结果,受随机性因素(地下水深度、矿化度与土壤微变异等)影响相对较小。而20~40 cm土层Ca2+的块金系数接近1,同时0~20 cm Ca2+块金系数在0~20 cm土层中亦是最大的,说明Ca2+变量的空间相关不存在,其总变异是由纯随机因素引起的空间异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