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1.8, 0.8, 0.3 mm磨介实验测量与M-PBM+R-R粒度分布模型模拟》

《表5 1.8, 0.8, 0.3 mm磨介实验测量与M-PBM+R-R粒度分布模型模拟》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矩阵PBM的煤粉超细粉碎过程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借助M-PBM模拟的累积粒度分布px数据,将式(8)左边项对ln x作线性回归,可得到斜率α和b,最后计算任一筛下累积分率的粒径x。然而有些情况下R-R分布模型或GGS模型无法完全准确描述整个出料粒度范围内的分布情况。因而PETRAKIS等[21]提出了分段回归(piece-wise regression)策略,即将粒度区间分为两部分,对每一部分依据式(8)分别做线性回归,得到2套参数(α1,b1和α2,b2)用来分别拟合两段粒度区间的粒度分布。借助上述方法,我们可以精确地确定M-PBM模拟的任意筛下累积粒度分布对应的粒径x,这里以筛下累积含量50%p50对应的粒径x为参照与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得的x(p50)进行对比。基于表3所示的9组实验,每组实验在6个不同的时间点取样(20,140,320,500,680,860)s,共54套PSD数据计算了p50对应的粒度x,见表5(用筛下累积分布50%对应的粒度进行对比),M-PBM和R-R粒度分布模型得到的p50粒度与激光粒度分析仪的实验值符合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