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层状砂岩试样最终破坏模式对比σθ (t) 分布曲线》

《表4 层状砂岩试样最终破坏模式对比σθ (t) 分布曲线》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含孔洞层状砂岩动态压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因此根据图7,建立冲击压缩下孔洞周边裂纹起裂力学模型,分析孔洞周边裂纹起裂机制。代入所测得各项弹性常数E1=6.5 GPa,E2=7.2 GPa,ν1=0.14,G=0.85 GPa,则可得到冲击压缩下孔洞周边应力的解析解,其中含孔洞正交各向异性板平行于层理方向弹性模量和垂直于层理方向弹性模量的E1,E2为试验过程中所得的层理倾角0°和90°试样的弹性模量,泊松比ν1根据单轴压缩试验中轴向应变与径向应变数据计算得出,剪切模量G根据作者另一篇论文[4]中对同一批试样所完成的数值模型进行剪切试验而得。利用科学计算软件Mathematica可以完成孔洞周边任意一点切向应力的计算,并且绘制σθ(t)分布曲线图。表4为层理倾角为0°,15°,30°,45°时的最终破坏模式与相应的σθ(t)分布曲线图的对比(曲线自孔洞边界圆周向外表示应力为压应力,反之则表示拉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