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右心占位主要发生部位、形态及伴发病变》

《表2 右心占位主要发生部位、形态及伴发病变》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围手术期右心系统占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RA:右房;RV:右室;RVOT:右室流出道;PA:肺动脉;SVC:上腔静脉;IVC:下腔静脉;PFO:卵圆孔未闭;VSD:室间隔缺损;PDA:动脉导管未闭;AAS:瓦氏窦瘤

各占位主要发生部位、形态及伴发病变见表2。(1)13例黏液瘤中,TEE均准确显示了各病变解剖及伴发畸形特征,而TTE仅显示出9例瘤蒂,3例瘤内液化和钙化显示欠清,漏诊2例卵圆孔未闭。(2)2例脂肪瘤脱入三尖瓣致瓣口狭窄,1例紧贴右室心尖。(3)2例静脉内平滑肌瘤体较松散,其中1例达左肺动脉起始,分别与三尖瓣隔瓣、肺动脉主干和下腔静脉口黏连,盆腔伴实性占位。(4)TEE示海绵状血管瘤位于右房与主动脉之间,紧邻右冠状动脉起始;TTE则示其位于三尖瓣前瓣根部(图1)。(5)1例血管肉瘤位于右房及右房室沟,呈分叶状,TEE示其生长于右房至上腔,另1例较小者局限于右房内。(6)TEE示淋巴瘤左、右心内膜非均匀性增厚,浸及心耳、房室瓣和各静脉口,TTE则显示病变局限于右房。(7)TTE仅见室间隔缺损修补处的赘生物,未见附着组织和残余分流。(8)TEE示2例血栓借蒂分别连接于上腔静脉置管口和下腔静脉瓣处,TTE则未显示(图2)。(9)5例界嵴短轴呈结节样凸向右房内。另外,三维TEE示26例占位为椭圆形,多凹凸不平(如黏液瘤),4例较光滑(如横纹肌瘤),静脉内平滑肌瘤呈“纺锤状”和“条带状”,3例赘生物呈菜花状。在显示瘤蒂等细小结构方面,三维TEE除靠心尖处显示模糊外,余均清晰可见。4例界嵴均为沿上、下腔静脉纵向走行的带状增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