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氟镧矿X射线单晶衍射数据》

《表3 氟镧矿X射线单晶衍射数据》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我国首次发现的氟镧矿的矿物学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矿物的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测得矿物的晶胞参数(表3)为:a=0.71400(4)nm,c=0.72980(5)nm,数据进行PL校正和经验吸收校正;空间群用XPREP软件统计得出,矿物为六方晶系,空间群P63cm(No.185),Z=6;其结构模型用SHELXS-97直接法求得,利用SHELXL-97程序对原子坐标及各向异性温度因子进行最小二乘修正,最终的R因子为0.063。在氟镧矿的晶体结构中,每个稀土原子与周围9个氟原子相连,每个氟原子与3个稀土原子相连(宓锦校等,1996),Ce-F平均键长0.2530 nm,与哈萨克斯坦发现的氟镧矿结构数据基本一致(Chistyakova and Kazakova,1969)。晶胞参数低于人工合成LaF3数据(a=0.7185 nm,c=0.7351 nm)而高于人工合成CeF3数据(a=0.712 nm,c=0.728 nm)(Mansmann,1965;de Rango et al.,1966;Cheetham et al.,1976) ,其原因在于人工合成晶体稀土元素占位全部由La或Ce组成,由于La的离子半径比Ce要大,导致LaF3的点阵常数、阳离子键长和配位多面体体积都比CeF3大(宓锦校等,1996),而天然氟镧矿样品中阳离子除了占主位的La元素外,还有近半数占位的相对离子半径小的其他稀土元素,所以其结构数据位于两种人工合成样品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