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3种标准中的水质指标含量》

《表1 3种标准中的水质指标含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的湿地生态经济区建设构想》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除了面积下降、数量减少以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退化也制约了其功能发挥,其中水体污染是普遍存在的问题[22]。受经济发展和技术落后的影响,当前中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A标准的各水质指标含量数值也低于地表水Ⅴ类水域的标准[23-24](表1),排放中水依然会显著增加受纳水体的溶解性盐含量,导致水生态系统退化或增加水体修复难度[25]。同时,掠夺式的单一资源利用以及由化肥农业和农村聚居区的污染所致的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甚至蓝藻爆发,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掣肘。另外,虽然今后占用湿地需要“先补后占、占补平衡”,使得中国湿地面积得以维持,但是这仅是针对纳入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8亿亩湿地清单中的湿地[面积大于8 hm2的湿地和宽度大于10 m、长度大于5 km的河流(全国第二次湿地调查标准)]而言的。而对于散布在城郊和乡村的面积小于8 hm2的湿地和宽度小于10 m、长度小于5 km的河流而言,其多数在生态保护红线之外,难以对其进行有效保护,特别是因湿地破碎化而形成的孤岛湿地正在不断消失,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弱化的趋势依然存在[26]。因此,近期中国湿地状况会发生由面积减少、质量变差向质量变差的转变,但是要实现湿地面积增加、质量变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