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油藏模型参数:聚驱井区加密后聚水同驱干扰机理与控制》

《表1 油藏模型参数:聚驱井区加密后聚水同驱干扰机理与控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聚驱井区加密后聚水同驱干扰机理与控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基于W油田油藏地质、流体、相渗及动态资料,采用Eclipse软件聚驱模块建立了2注2采注聚井组中后期加密的典型聚驱油藏模型,用以直观模拟分析聚驱过程加密引起的水聚干扰现象。模型网格划分:X、Y、Z方向分别为31、3、5个(2层为隔层);网格步长:DX=20 m、DY=20 m、DZ=5 m,三储层渗透率分别为0.3、3、0.9μm2。最初模型初始端和末端分别有2口注入井和2口生产井,聚驱中后期在中间加密1排注采井(图2)。模型与聚合物特征参数见表1,之后将聚合物驱试验的驱替动态参数引入,包括注采制度和含水率、压力等监测指标。在该基础上开展水驱、聚驱数值模拟工作研究。油藏先水驱至含水达60%,然后注聚0.3 PV(孔隙体积),最后转水驱至含水98%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