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混改方式下混改效应的回归分析》

《表2 不同混改方式下混改效应的回归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效应和影响机制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括号中的数据是t统计量。*、**分别表示在5%、1%水平上显著相关。下同。

本文将混改样本分为“完全混改”和“部分混改”两组,基于模型1和模型2得到表2中的回归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国企完全混改后,经济效应指标EPS和TBQ的系数分别为0.089和0.130,且均在5%的水平上显著,同时,社会效应指标Weal系数为0.02,Tax系数为-0.081,且均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国企完全混改后的经济效益更好,这是因为完全混改后,国企的控制权转移给民企,此时,民企所具有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等特点使企业加快转型,提高生产率,从而使企业改革后的经济效益得到快速提升。当国企部分混改后,代表社会效应的Caprat和Tax的系数分别为0.124和0.012,且均在5%水平上显著,但经济效应指标均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部分混改使国有资本在企业中仍掌握着控制权,企业仍需履行一定的社会职能,而新注入的非国有资本未能在企业中拥有真正的地位和话语权,使其不能发挥有效作用,企业混改后的经济效益并不显著。同时,从表中是否混改与混改程度的交乘项(Private×OMD)与各效应指标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国企混改程度越大,混改效果越好,H1a得到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