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7 局部式收缩城市人口年龄结构特征》

《表7 局部式收缩城市人口年龄结构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成渝城市群城市收缩的空间格局与形成机制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根据表7可以看出,表中的市辖区、县均处于非收缩状态,且除南充外,市辖区的老龄人口占比均高于市辖县和整个市级行政单元的统计值,这可能与市辖区内集中的养老院、医院等公共服务资源的完备性有直接关系;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中,市辖区也远高于市辖县,表明市辖区较为发达的经济水平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吸引域内劳动力的流入;10年间,0~14岁少年儿童占比均处于负增长趋势,少年儿童数量的减少表明这些地区的潜在人力资源将面临流失。2000—2010年,乐山市辖的马边彝族自治县的0~14岁人口占比只减少了1.01%,2010年0~14岁人口占比仍有28.48%,远高于其他市辖区、县;2010年其老龄人口占比也最低,为7.68%,但其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却出现了负增长,说明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区内经济和资源压力大、生活水平和就业机会与其他区域落差大而产生的劳动力外流的趋势明显[20]。总体看,局部式收缩城市的人口结构仍是逐渐呈现“倒金字塔”结构,少年儿童和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同时老龄人口不断增加,社会抚养负担不断加大,不利于稳定人口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