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优化后成品矿的返矿率、成品率、垂速、固体燃料及利用系数》

《表6 优化后成品矿的返矿率、成品率、垂速、固体燃料及利用系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优化配矿结构对烧结矿冶金性能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1所示为优化配矿后不同方案的成品烧结矿转鼓强度之柱状图.由图1可知,在降低燃料比的条件下,随着巴混含量的提高,铁品位、SiO2含量及碱度均维持在较高水平;与其他配矿方案相比、实验3的转鼓强度最高,其值为70.93%,T>70%,达到我国优质烧结矿要求.这是由于成品烧结矿中SiO2含量对于烧结矿质量影响较为明显[14-15],在烧结过程中,SiO2作为液相的主要组分,其含量较少时,液相生成量及黏结相变少,从而导致烧结矿强度下降.而随着SiO2含量的提高,烧结过程大量的液相会黏结其周围的铁精粉,黏结相的增多增加烧结矿强度;同时实验3中生成较多针状铁酸钙也进一步提高烧结矿转鼓强度[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