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洛阳市旅游流不同子群之间密度Fig.5 Density of different subgroups of tourist flow in Luoyang City》

《表5 洛阳市旅游流不同子群之间密度Fig.5 Density of different subgroups of tourist flow in Luoyang City》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多源数据的市域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特征——以洛阳市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1”包含龙门石窟、白马寺等洛阳城区的15个景区;“2”包含开元湖音乐喷泉、周公庙博物馆等洛阳城区的11个景区;“3”包括偃师商城博物馆、洛阳国花园、千唐志斋等9个景区;“4”包括重渡沟、白云山、老君山、龙潭大溪谷等7个景区;“5”包括八路军驻洛办事处、郁金香牡

块模型分析可将行动者的关系映射为以块为单位的位置关系,从而达到简化复杂网络的目的,运用UCINET中的network/roles&positions/structure/concer分析模块计算洛阳市旅游流网络子群及其各子群之间的网络密度(表5),结果表明:第一,洛阳市旅游流在2级层面存在4个子群,在3级层面存在7个子群,表明洛阳市共存在7组主要旅游线路组合形式。第二,由洛阳城区主要景区组成的子群1和栾川县、嵩县、新安县主要高等级景区组成的子群4是两条游客选择频次最高的旅游线路,同时两个子群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同时由洛阳城区主要景区组成子群对其它7个子群带动效应最强,导致其它7个子群对第一子群的过分依赖。第三,从各子群之间密度来看,由于所处区位条件、资源等级、资源类型等差异,互相帮工现象主要出现子群的内部成员之间,而各别子群之间存在一定的帮工现象,但是联系密度很低。表明洛阳市旅游流网络“帮派”性较强,形成了内部联系紧密、外在松散的独立结构。第四,由于孟津市、偃师市、洛宁县、伊川县等景区组成的子群内外部联系均较弱,因此需加强同洛阳城区和栾川县、嵩县、新安县等高等级景区之间的旅游线路组合营销,突破边界阻隔作用,实现跨界旅游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