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城市规模的稳健性分析》

《表2 城市规模的稳健性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政策空间、经济发展与中国城市出口多元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基准回归中本文以一个城市的行政等级来衡量该城市政策空间的大小,并且发现政策空间越大的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对采取多元化国际分工模式的影响程度更大。为了检验该结论的稳健性,本节将采用更多样的衡量城市政策空间的指标进一步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本文以城市规模来度量城市政策空间的大小,而城市规模的大小也可能会对城市的出口分散度产生影响。但由于本文实证所使用的是1996~2011年间的数据,所以本文并不采用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来划分城市规模,而是使用王小鲁(2010)所采用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按照该标准,本文将中国的城市规模分为小城市(50万人以下)、中等城市(50万~100万人)、大城市(100万~200万人)、特大城市(200万人以上)这四类城市规模,并基于上述计量模型进行HHI指标对人均GDP与城市规模虚拟变量的交互项的回归,回归结果见表2。表2共三列,第(1)列只考虑了四类不同城市规模的人均GDP对出口赫芬达尔指数的影响作用,我们发现不论城市规模的大小如何,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总是对出口集中度指标存在显著为负的影响作用,这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城市其出口市场越分散这一结论仍然是稳健的。第(2)列和第(3)列是依次加入更多的控制变量,加入的顺序与基准回归是一致的,在加入了更多的控制变量之后回归结果依然是稳健的。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第(2)列和第(3)列中加入了更多的控制变量之后,随着城市规模逐渐增大(由小城市到特大城市),其人均GDP的回归系数的绝对值也是不断增加的。因为人口规模越大的城市一般会有更大的政策空间,所以政策空间越大的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对出口分散度的影响程度会更大。当城市政策空间较小(小城市)时,经济发展水平对出口分散度的影响作用较小;而当城市政策空间较大(特大城市)时,经济发展水平对出口分散度的影响作用会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