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2012年京津冀三地的农业结构》

《表2 2012年京津冀三地的农业结构》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特色农业协调发展模式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数据来源于河北省、天津市和北京市农业统计年鉴。

京津冀地区地理区位、历史基础、自然环境以及基础设施不同,也使得农业内部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根据2012年统计数据,该地区农业经济中,河北省的种植业所占比重最大,在农业中所占比重达54.66%,而畜牧、林业及水产业发展相对不足,其比重分别为35.97%、1.52%和3.12%,低于该地区相同产业的平均发展水平;北京市的牧业和林业所占比重最大,分别为44.08%和7.23%;天津市的渔业所占比重最大,占农业总产值的15.96%,详见表2。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且北京市和天津市减少的趋势逐渐快于河北省,这也使河北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据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京津冀地区粮食总产量为3 456.56万t,其中河北省占92%,北京和天津仅分别占3%和5%。因此,京津冀地区的种植业生产存在着空间不均衡性,河北省是该地区粮食、油料、棉花、林果及肉蛋奶等的主产区,农业结构中各行业均具备雄厚的基础,优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