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2月至3月不同站位表底层的NO3–-N/SRP均值》

《表4 2月至3月不同站位表底层的NO3–-N/SRP均值》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北部湾典型海域关键环境因子的时空分布与影响因素》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如前所述在海峡流加强、水体表底混合较为均匀的2月至4月表层的NO3--N、SRP浓度低于底层。同期囊体丰度最高(图9),因此可能是囊体对表层的NO3--N、SRP进行了同步吸收,导致了表底差异。已有研究发现球形棕囊藻囊体具有正向的浮力,暴发季节多位于水体上层(Skreslet,1988;Peperzak et al,2003)。由于囊体能够大量利用硝酸盐(Riegman et al,1996;Smith et al,2014),喜好较高的氮磷比(王艳等,2007),且Arrigo等(2002)对南极棕囊藻的研究也表明其吸收NO3--N与SRP的比例高于16,因此推测在囊体大规模出现的月份,调查海域表层的氮磷比(NO3--N/SRP)会有所降低。为此在囊体丰度较高的2月至3月,对表底层站位的NO3--N/SRP进行了均值统计(图9),其中站位分为两类,包含有囊体且表底层NO3--N浓度差值大于1.00μmol/L的站位和无囊体站位。结果如表4所示,在2017年2月至3月,有囊体站位表层的NO3--N/SRP显著低于底层(P<0.01),底层与表层之差均大于4.5μmol/L,无囊体站位表底层的NO3--N/SRP之差不超过2μmol/L,表底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进一步分析2月和3月NO3--N和SRP表底层差值与囊体丰度的相关性,发现两者均与囊体丰度呈正相关(图10),但NO3--N表底层差值与囊体丰度之间的相关性强于SRP,且两个月份NO3--N拟合方程的斜率均高于SRP,这验证了我们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