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透水混凝土配合比和基本性能》

《表3 透水混凝土配合比和基本性能》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透水混凝土路面质量问题原因分析与防控对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采用表3的配合比制备透水混凝土,参照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测试其干燥收缩性能,并与基层透水混凝土相同水泥用量的普通混凝土干燥收缩进行对比(见图8)。由图8可以发现,水泥用量越高,混凝土的干燥收缩越大,普通混凝土的这一规律对于透水混凝土也同样适用。此外,对于相同水泥用量的透水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60 d时二者具有大致相当的干燥收缩值,透水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值稍大于普通混凝土;值得注意的是,透水混凝土在40 d后干燥收缩趋于稳定,但普通混凝土截至60 d时干燥收缩仍在明显增长。从以上试验结果可以发现,由于水泥水化以及干燥失水等原因产生的混凝土干燥收缩以及透水混凝土的天然多孔隙特征[6],导致透水混凝土在较早龄期收缩比同水泥用量的普通混凝土更显著[7]。由此可见,透水混凝土自身并不会发生膨胀,其60 d内的干燥收缩甚至超过相同水泥用量的普通混凝土。因此,上述结果证实了图1中反映的透水混凝土路面相对路沿石的“涨起”是路沿石随路基沉降下陷和透水混凝土板悬空导致的视觉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