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2007—2015年京津冀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表》

《表4 2007—2015年京津冀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产业结构视角的京津冀地区生态效率评价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数据来源:北京、天津及河北各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北京和天津的生态效率一直处于优势地位,主要在于京津两地利用一定的资源要素投入产生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且非期望环境产出呈下降趋势.随着北京、天津两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京津两地逐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经由第二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模式向以科技、金融、信息、教育和文化等第三产业转变.京津两地通过以发展第三产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优化,突破了以大气、水体污染为主的环境破坏,使得非期望环境产出下降,生态效率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改善明显.而河北省仍处于工业化阶段,近几年产业结构虽然也在转化升级,但其成效远不及京津两地,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如表4所示,2015年京津冀三地河北省第三产业占比最低,第二产业占比最高,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硫和废水等非期望产出影响着生态效率的提升.此外,由于河北靠近京津两地,在开发利用资源、承接京津两地落后工业产能等方面都做了很大牺牲,河北省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改革期和环境治理的攻坚期,使得河北省成为全国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矛盾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因此,生态效率与京津两地存在一定差距[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