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8 丙烷吸收剂循环回路内各塔运行性能对比》

《表8 丙烷吸收剂循环回路内各塔运行性能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MTO前脱丙烷分离流程模拟及优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于New流程只对丙烷吸收剂循环回路分离单元做了调整,而其他单元完全相同,因此,流程中能耗和设备尺寸差异主要在丙烷吸收剂循环回路内。在相同操作压力条件下,表8对比了丙烷吸收剂循环回路内各塔运行性能。与Lummus流程相比,采用New流程时,可明显降低脱甲烷塔和丙烯精馏塔操作负荷,尤其是丙烯精馏塔。表9进一步对比了全流程中蒸汽和循环水用量及能耗,可发现,两种流程蒸汽+循环水总能耗基本接近(New与Lummus流程相差只有0.6%)。一方面,由于New流程将脱乙烷塔前置至产品气压缩机Ⅳ段前,降低了进入产品气压缩机功耗,但同时脱乙烷需多消耗-40℃丙烯冷剂,导致丙烯制冷压缩机功耗增大,从而造成高压蒸汽用量和能耗增多;另一方面,由于New流程明显降低丙烯精馏塔操作负荷,其较Lummus流程可大幅降低循环水用量及能耗。因此,New流程在Lummus流程基础上并未增加蒸汽+循环水总能耗。而对于循环内其他能耗(如泵用电能耗),由于占总能耗比重少[21]且差异不大,因此,进一步得出New流程与现有流程相比,能耗并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