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土壤类型下猪毛蒿的繁殖特征》

《表2 不同土壤类型下猪毛蒿的繁殖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荒漠草原猪毛蒿种群繁殖特征的土壤驱动因子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ASS,风沙土;SS,灰钙土;WB,基岩风化沉积土。Ma,单株头状花序质量(g);Me,单个头状花序质量(g×10–4);Ni,单株头状花序数量;Ra,繁殖分配;Sai,个体大小,以单株总生物量表示(g)。

猪毛蒿种群在荒漠草原普遍存在,不同土壤类型下均有生长,本研究中猪毛蒿个体大小以单株总生物量表示,不同生境下的大小排序为:灰钙土(10.60 g)>风沙土(7.07 g)>基岩风化残积土(1.28 g)。基岩风化残积土生境下猪毛蒿的繁殖分配(0.49±0.08)略低于风沙土(0.54±0.13)和灰钙土(0.52±0.11),但三者间均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灰钙土生境下单株头状花序数量的平均值(7 283.31个)远高于风沙土(4 700.94个)和基岩风化残积土(941.47个)(p<0.05) ,风沙土中的变异系数高达307%,单株头状花序数量最大值高达108 841个。基岩风化残积土生境下单株头状花序质量平均值(0.59 g)显著低于灰钙土(4.82 g)和风沙土生境(3.25 g)(p<0.05) 。风沙土中单个头状花序质量(8.1×10–4 g)和灰钙土(7.2×10–4 g)、基岩风化残积土(6.1×10–4 g)生境下差异不大(p>0.05),最大值仅为42.2×10–4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