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13例WD儿童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

《表1 13例WD儿童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以肝功能衰竭合并溶血性贫血发病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3例临床特点》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时间指发病至明确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的时间;CER:铜蓝蛋白(正常值250~600 mg/dl) ;1150是本次住院检查结果,10是2年前第1次住院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的结果;2160本该次住院的结果,30是其后2年随访的结果;预后评分:因评分指数AST正常上限为20 U/L,故本研究评分采用AS

13例患者均以眼黄、尿黄发病,病程中均有中度发热。1例患者发病同时有腹胀。患者均全身重度黄染、贫血貌;肝掌阳性者8例,皮肤黝黑者10例,脾大9例,肝大2例,移动性浊音阳性6例,下肢水肿4例。7例合并肝性脑病,其中2例还合并消化道出血;另外2例合并腹腔感染。1.3实验室检查所有患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INR及网织红细胞百分比高于正常值,铜蓝蛋白和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低于正常值(见表1)。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及戊型肝炎病原学检查均为阴性,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阴性,CMV IgM、EBV IgM、CMV DNA、EBV DNA均阴性,血串联质谱及尿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查均正常。7例行酸溶血试验和Coomb试验,结果均为阴性。12例患者24 h尿铜水平为335.6~3275μg。13例患者腹部超声均提示肝硬化、脾大,其中9例胆囊多发结石。行头颅CT检查的7例患者均未见异常。12例行眼KF环检查,结果均为阳性。既往已确诊的1例患者(例1)此次发病未行24 h尿铜及眼KF检查,该患者2年前铜蓝蛋白显著降低(10 mg/dl),眼KF阳性,肝脏病理见肝细胞胞浆大量铜颗粒沉积,已明确诊断。7例患者尸检示肝硬化、肝细胞胞浆见大量铜颗粒沉积。13例患者(ALP/正常值)/(TBil/正常值)均<4 (0.01~1.1),同时AST/ALT>2.2 (2.3~21.2)。以经Dhawan校正后的Wilson预后指数进行评分[3],均>11分。4例行基因检查的患者均表现为杂合突变,例2为1140、952、992的3个位点复合杂合突变,例4为935、778的2个位点复合杂合突变,例6为2755、2333、2310的3个位点复合杂合突变,例9为778位点的杂合突变。13例患者除1例既往明确诊断外,余12例发病至明确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的时间为2~16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