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8 基部节间抗折力和倒伏指数与穗部性状、茎秆主要物理性状的相关系数》

《表8 基部节间抗折力和倒伏指数与穗部性状、茎秆主要物理性状的相关系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产量水平的杂交籼稻品种穴直播茎秆抗倒特性及其差异性比较》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BR:抗折力;LI:倒伏指数。N1、N2和N3分别表示从基部向上第1、2、3节间。*和**分别表示在P<0.05和P<0.01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不同产量类型优质杂交籼稻品种稻株穗部构成、茎秆主要物理性状与其茎秆抗折力及倒伏指数间的相关分析(表8)表明:N1、N2、N3节间抗折力与穗部每穗一、二次枝梗数,单穗质量,着粒密度,籽粒产量,弯曲力矩,茎秆长度,重心高度,相对重心高度,节间粗度,茎壁厚度,秆型指数,扁平率,茎干质量,鞘干质量,单位节间茎秆干质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节间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穗长、空腔面积也呈负相关,但相关性较小。N1、N2、N3节间倒伏指数与穗部每穗一、二次枝梗数,单穗质量,着粒密度,籽粒产量,弯曲力矩,重心高度,相对重心高度,节间粗度,茎壁厚度,扁平率,茎干质量,鞘干质量,单位节间茎秆干质量多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节间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N3除外),而与穗长、茎秆长度、空腔面积相关性较小。说明影响稻株基部节间抗倒伏能力的强弱与穗部构成、茎秆物理性状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