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研究区土壤的基本性质》

《表2 研究区土壤的基本性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土地利用方式对巴宜区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及分布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供试土样均采于2018年7月,于巴宜区选择海拔、坡度等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耕地、设施菜地、撂荒地、草地、林地5种土地利用方式。采样时,耕地种植青稞、油菜并处于成熟时期,主施化肥;菜地正值上海青、油麦菜收获期及大蒜(Allium sativum L.)成熟期,施肥以有机肥为主,辅施化肥;撂荒地是由种植青稞的耕地弃耕而来,植被长势良好,无干扰迹象;草地、林地有轻度放牧痕迹。在每类土地选取3个样地(样地间距大于500 m),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根据实际分布确定样地大小(表1),每个样地按照“S”型等距选择5个采样点,分别采集0~10 cm、10~20 cm两个层次土壤样品,将5个采样点相同土层的土壤样品等量混合作为该样地相应土层样品。将土样带回实验室,通过去杂处理后置于室内自然风干(7 d左右)。风干土样经研磨后过100目土壤筛,用以测定土壤有机碳、氮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