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大明松4个种源径级结构》

《表2 大明松4个种源径级结构》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大明松4个分布区种质资源调查》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径级1、径级2、径级3、径级4、径级5、径级6、径级7、径级8、径级9分别表示DH<4 cm、4 cm≤DH<8 cm、8cm≤DH<12 cm、12 cm≤DH<16 cm、16 cm≤DH<20 cm、20 cm≤DH<24 cm、24 cm≤DH<28 cm、28 cm≤DH<32cm、DH≥32 cm。Diameter 1,diameter 2,diameter 3,diameter 4,diame

大明松多生于悬崖峭壁不易钻取木芯,且钻取木芯可能对大明松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本研究以种群径级结构表征大明松种群的年龄结构(表2)。在径级结构方面,大明松总体上表现为异龄结构,但不同种源的大明松群落又表现出不同特点。大明山和银竹老山种源都缺少胸径32cm以上的大树,这与两地在建立保护区前均开展过大规模林木采伐有关,同时也与这两处种源分布在缺少表土岩石裸露的生境有关,贫瘠的土质较难提供大树生长所需的养分条件。银竹老山种源分布在海拔1 780 m且山体陡峭的迎风坡面,植根于裸露的岩石上,平均2.30 m的树高已是该环境内生存的最高树木。与之相比,梵净山、大沙河两地的气候情况较好且土质相对肥沃,大明松群落内存在较大比例的大树。但两地植被茂盛也对大明松的繁殖更新形成竞争,在调查中没有发现这两个种源径级小于4 cm的幼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