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西南混作区马铃薯病害发生为害情况》

《表1 西南混作区马铃薯病害发生为害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西南混作区马铃薯病虫害发生动态及防控工作建议》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如表1所示,西南混作区马铃薯常发重大病害包括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病毒病和马铃薯青枯病。其中,马铃薯晚疫病在西南地区各产区为害最为严重,年均发病面积为67.01万hm2,造成损失最大,年均损失在10万t以上,远高于其他病害。晚疫病是一种流行性的真菌病害,可通过气流和雨水传播[2],应以无病种薯选育为基础,适时采用甲霜灵锰锌、代森锌、氟菌·霜霉威、甲霜灵等药剂交替防控[3]。对于马铃薯第二大病害早疫病,可喷施代森锰锌、波尔多液等药剂防治[4]。马铃薯病毒病的年均发病面积稳定在13.08万hm2次,田间防治时可喷洒喷洒质量分数为24%的混脂酸·铜水剂700倍液,或质量分数为20%的吗啉胍·乙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马铃薯青枯病在贵州、四川、云南,重庆年发生面积较小,是经土壤和水传播的细菌性病害,发现病株后应及时清除,田间防治可施用硫酸链霉素或农用硫酸链霉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