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07-2016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重心》

《表1 2007-2016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重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安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差异时空演变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产业重心的演变反映了产业发展的空间演变过程,从图2产业重心演变的轨迹可以得出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重心演变存在以下特征:(1)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的重心在纬度上呈现北移趋势,在经度上为西移,经度移动的幅度小于纬度。其中,重心纬度由2007年的31.0990向北移动到2016年的31.5182,此期间变化0.4192;重心经度由2007年的117.7748向西移动到2016年117.6916,此期间仅变化0.0832。在经度方面产业重心由东向西转变,虽然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重心在经度方面整体变化幅度不大,但呈现剧烈波动现象。如果把重心移动看成多方作用的结果,那么从图2中就可以看出东西方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南北方力量巨大失衡,体现在2008年后重心一直向北移动。主要原因是合芜蚌自主创新实验区的建立,探索依靠自主创新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建立比较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使合肥等市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2)产业重心移动幅度在不同年份之间存在着差异。2007—2016年间的南北向产业重心移动的平均距离为0.0475。其中,变化幅度最小为2013—2014年的0.0249,移动幅度最大为2015—2016年的0.1499。东西向重心移动的平均距离仅为0.0149。其中,部分年份的移动幅度较大,特别是2010—2011年东西向重心变化幅度达0.1194,但在2011年以后,东西向重心移动幅度大幅度减小,2014—2015年变化幅度最小仅有0.0079。从2011年起,东西向重心移动速度明显减慢,幅度减小,在此之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重心移动轨迹出现循环往复,没有明显规律,反映当时安徽省还未明确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对各市经济发展缺乏方向性指导,高新技术产业重心分布随机无规律。但2010年后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中更加注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各市发展提供了准确的方向指导,明确各市经济定位,重心变化幅度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