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细菌性条斑病侵染诱导基因变化幅度统计》

《表2 细菌性条斑病侵染诱导基因变化幅度统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水稻叶片响应细菌性条斑病侵染的转录组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对细菌性条斑病侵染水稻前(B_1)和侵染后20 d(B_2)的转录组进行比较(图1),初步将定义差异倍数为2倍以上并且Q-value≤0.001的基因,筛选为显著差异表达基因,2个样品出现差异表达基因共10 227个,其中上调表达9 441个,下调表达786个,上调的基因数明显高于下调基因数。以2<|log2 Ratio|为差异显著基因表达判断标准,在转录水平上差异显著的基因共获得了4 730个,其中,上调表达4 340个,以变化为2<|log2 Ratio|<4的Unigene为主,占78.5%,变化为4<|log2 Ratio|<6的Unigene占17.3%,6<|log2 Ratio|的Unigene占4.2%;下调表达的有390个,2<|log2 Ratio|<4的Unigene占83.1%,变化为4<|log2Ratio|<6的Unigene占13.1%,6<|log2 Ratio|的Uni gene占3.8%(表2)。这些结果表明,细菌性条斑病侵染水稻过程中大多数基因被激活,而少数一些基因被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