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水质分析结果:聚驱后提高采收率及注入参数优化实验研究》

《表1 水质分析结果:聚驱后提高采收率及注入参数优化实验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聚驱后提高采收率及注入参数优化实验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mg/L

试剂:表面活性剂有两种:一种为大庆炼化公司生产的石油磺酸盐,有效质量分数40%;另一种为中海油天津分公司提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DWS,有效质量分数40%;聚合物为中海油天津分公司提供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 900×104),有效质量分数90%(简称“聚”);弱碱为天津市大茂试剂厂生产的Na2CO3分析纯,有效质量分数99.8%(简称“碱”);交联剂为中海油天津分公司提供的有机铬,有效质量分数2.7%(简称“Cr3+”);水为L油田注入水,离子组成见表1。采用水源水配制母液,混合水稀释至目的液浓度(混合水由水源水与污水混合而成,水源水、污水质量比为1∶1);油为模拟油,由L油田脱气原油与煤油混合而成,65℃黏度为17 mPa·s;岩心为石英砂环氧树脂胶结层内非均质岩心[9-10],其外观几何尺寸:长×宽×高=30.0 cm×4.5 cm×4.5 cm,各小层渗透率Kg=300×10-3、2 000×10-3μm2和6 000×10-3μm2,平均渗透率为766×10-3μ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