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研究区石漠化等级转换下土壤肥力指标变化值》

《表6 研究区石漠化等级转换下土壤肥力指标变化值》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遥感的石漠化治理下土壤肥力变化特征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通过Arc GIS的空间分析,撒拉溪示范区石漠等级变化由强度石漠化向中度石漠化方向转移,中度石漠化向轻度石漠化方向转移,轻度石漠化向潜在石漠化方向转移,潜在石漠化向无石漠化方向转移。其中,强度向中度变化的面积为20.05 hm2,中度向轻度变化的面积为76.73 hm2,轻度向潜在变化的面积为138.40 hm2,潜在向无石漠化变化的面积为258.14 hm2,可见石漠化治理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中度和轻度石漠化上。土壤肥力指标含量变化从强度到中度、中度到轻度、轻度到潜在、潜在到无石漠化,除pH、有机质和碱解氮朝正向变化外,其余指标含量均为负变化。其中土壤pH变化量在1左右,变化不大,逐渐由弱酸变为中性;土壤有机质从强度到中度变化最大,变化量为24.79g?kg-1,然后依次是中度到轻度、轻度到潜在、潜在到无石漠化;碱解氮变化量也是强度到中度最大,为80.28 mg?kg-1,其次是潜在到无石漠化,然后是中度到轻度、轻度到潜在。负向变化中速效钾含量变化最大,依次为轻度到潜在、潜在到无石漠化、中度到轻度和强度到中度,然后是有效磷,变化量最小的是全氮含量(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