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00后”学生对于图书馆及学院的阅读引导的期望》

《表2“00后”学生对于图书馆及学院的阅读引导的期望》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一流本科教育视角下“00后”大学生阅读偏好与引导策略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作为校园的阅读中心,高校图书馆普遍重视及开展了繁复的阅读推广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各馆能够高屋建瓴地规划区分哪些工作可作为阅读推广的基础常规性工作、哪些作为拓展性及交互性都较强的活动化服务项目。不确定普遍常规阅读推广工作而一味侧重动态性很强的阅读活动,既不利于阅读推广工作的管理,也不利于形成普遍的阅读推广成效。从问卷数据来看,“00后”新生比较青睐主题书展、微信荐书、特色阅读空间与先进设施、名家讲座、名著剧场等静态接受式的阅读引导举措,对动态性较强的活动缺乏热情。由之,高校图书馆可以将书展、网络荐书、讲座、提供优良舒适的特色阅读环境与设施等作为阅读推广常规基础工作,并实现品牌化运作,以起到广泛的阅读推广作用。在此方面,一些高校的实践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例证。北京大学图书馆官网建有“阅读推荐”专题网站,下设“教授推荐阅读”“学子推荐阅读”“新书通报”专栏。“教授推荐阅读”方式被许多学校仿效。清华大学图书馆建有“读在清华”专题网站,设有“专题书架”“每周甄选”“新书通报”“借阅排行”专栏。南京大学图书馆的“南大悦读经典”、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的“100本经典”则是为推广经典图书而创建的推荐与全文阅读功能兼具的网站。北京科技大学图书馆获2017年IFLA国际营销大奖第一名的“读书天”(READay),即是在图书馆官方微信号上创建READay专栏,每天推荐一本书,推荐内容为学生原创书评及图书精彩片段。这些案例显示了将较为静态的基础阅读推广工作做好做实,既能营造引导阅读的专业氛围,也能产生广泛的阅读影响力,且也可以创意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