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上的润湿 (20℃) 和去污 (30℃) 性质》

《表2 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上的润湿 (20℃) 和去污 (30℃) 性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聚氧丙烯链对Extended表面活性剂界面性质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上的润湿和去污性质见表2。从表2可看出,C12P3S和C14P3S的润湿力介于SDS(42 s)和SLE3S(98 s)之间,且随碳链增长润湿力变差,这是因为分子长度增加不利于润湿。尽管PPO链也使分子长度增加,但它促使分子易于吸附于帆布表面,有利于润湿且能产生低界面张力,故综合表现为润湿力较SLE3S好但比SDS略差,PEO链提供的亲水性使SLE3S更易溶于水而非吸附于帆布表面,故润湿性最差。C1214P3S混合物的润湿力低于C12P3S和C14P3S,意味着两者的相互作用不利于润湿。CnP3S对炭黑污布的去污力等同或略优于SDS和SLE3S,且随碳链延长而加强;混合碳链体系也有利于增强去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