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县级海岛综合承载力评价得分》

《表2 县级海岛综合承载力评价得分》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县级海岛综合承载水平测度及时空差异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运用TOPSIS法计算得出12个县级海岛综合承载力得分,根据得分进行加权平均值,绘制县级海岛综合承载力的空间分布图,继而在空间分布上进行比较。分别计算出12个县级海岛指标值与最优解r+和最劣解r-的欧式距离以及与最优解的贴进度Ci(表2),并根据得分变动进行动态排序。由表2统计结果得出各海岛经济体综合承载力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和分化。按2009年和2017年的Ci大小排序发现,海岛经济体承载力得分位于前列的区县是变化较为显著的区县,2009年Ci得分前两名依次是普陀区、定海区,2017年变为长岛县、岱山县。排名靠后的2个区县没有变化,仍然是嵊泗县和长海县。通过对Ci的排名动态度分析可知,有6个区县排名保持不变,主要是排名靠后的地区。定海区的综合承载力上升最快,长岛县的综合承载力下降最快。从空间上看,地形地质和矿产资源已经不再是影响综合承载力水平的主要因素,地理位置和环境保护的影响力正逐步提升。环境保护程度高和人均经济占比高的海岛经济体承载力包容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