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菌株的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

《表2 不同菌株的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高产碱性纤维素酶丝状真菌筛选及产酶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经过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碳源的培养基的初筛,得到15株长势较好的菌株,分别命名为PX-1~PX-15。再经刚果红进行染色后,只有PX-10与PX-142菌株的透明圈直径(D)和菌落直径(d)之比值较大(见图1及表2)。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筛选培养基上,若微生物菌种可产生葡聚糖内切酶,则会在菌落周围会出现清晰的透明圈,透明圈越大,降解纤维素的能力较强。PX-14透明圈较大,纤维素酶活相应较大,将其挑起接于斜面培养基纯化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