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各学部院士流动情况对比》

《表1 各学部院士流动情况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顶尖学术型人才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流动趋势——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人,%)

(1) 工作地变更一次流动特征。7.21%院士工作地变更发生在全球范围内,他们在初次就业时流出,而在工作若干时间后又全部流回中国(图4),形成人才回流现象。流入地主要以北京、江苏、上海等东部发达省份为主。37.11%院士工作地变更发生在同一省(市)内,主要以北京市和上海市为主,主要原因在于院士作为高级人才工作单位以高校和科研单位为主,而北京和上海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集中了全国包括就业、教育、医疗等各方面的优质资源[27],具备良好的科研及生活条件,从而吸引着高级人才不断聚集。其余55.68%的院士工作地变更发生在国内省(区)之间(图3c),由图可知,流动量最大的省份对为湖北-北京、陕西-上海及甘肃-北京等。工作地变更一次流动呈现“孔雀东南飞”的特点,北京为主要的流入地;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为主要的院士流出地,如西部地区的甘肃、云南、新疆以及东北地区的吉林、黑龙江都有大量院士流出。同时,各地区内部存在差异,其中,西部地区人才呈现流失状态,但陕西省却是西部地区一个重要的人才聚集地;东北地区黑龙江和吉林有大量院士流出,但辽宁与之相反,成为一个重要的人才聚集地。总体来看,工作地变更一次的院士以流向东部发达地区为主。高层次人才倾向于流向科技含量高,环境宜居,研究资金充足和薪酬好的地区[28],东部地区不仅拥有良好的经济、环境和资源条件,同时分布着众多全国高水平教育及科研机构,吸引高水平人才不断聚集。从院士所属学部来看(表1),化学部院士流动能力最强,占该部所有院士的23.39%,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流动能力最弱,流动院士仅占到所有院士的7.87%,其余四个学部院士流动占比分别为:地学部19.04%、技术科学部16.67%、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5.71%、数学物理部1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