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广州报业话语对广州非裔群体及其生活空间报道的分析结果》

《表1 广州报业话语对广州非裔群体及其生活空间报道的分析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报业话语的广州非裔社区的空间想象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根据样本报道所涉及的议题以及对报道内容的分类分析,本文将样本报道的主题初步分为:城市安全、社会融入、城市资源利用、城市贡献以及其他等5种类型。其中,城市安全报道主要包括社会治安和公共卫生等话题;社会融入主要包括广州非裔群体与当地社会文化的融合情况;城市资源利用主要包括广州非裔群体对当地住房、就业和医疗等资源的利用情况;城市贡献主要包括广州非裔涉及的社会道德以及经济贡献等话题;如报道不能归类为以上4类,则划分为其他主题。分析发现,广州报业话语对于非裔群体及其在广州的城市生活报道主要侧重于“城市安全”与“社会融入”两个方面,分别占到样本总量的35.7%和39.5%(表1)。更为重要的是,在2007-2017年的报道中,上述5种报道类型(尤其是“城市安全”与“社会融入”两种主要报道类型)呈现出明显的时间特征,即在不同的时间维度对非裔群体及其城市生活的报道侧重点有所不同。本文将“7·15”事件(2009年7月15日)(1)和“6·18”事件(2012年6月18日)(2)这两件涉及非裔群体的公共事件发生的时间节点作为划分的依据,可以发现,“7·15”事件发生前,广州报业话语主要关注一些城市安全和社会管理问题;“7·15”事件发生后,非裔人群与地方社会的矛盾激化受到关注,广州报业话语受到多元话语主体的介入和协商的影响,除城市安全话题外,也开始关注社会融入和城市资源利用等话题,其他方面的话题也逐渐有所增加;“6·18”事件发生后,广州非裔群体的话题被置于更为广泛的中非合作等国际政治话语之下,非裔群体与当地社会的矛盾激化进一步受到关注,因此在这一阶段广州的报业话语中,非裔群体的社会融入等话题的报道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表1)。值得强调的是,上述的划分依据得到来自媒体声音(纸媒记者H的访谈)和地方政府声音(地方公务员L的访谈)以及地方政府政策文件的印证,都将这两起公共事件视为公共媒体对广州非裔群体及其城市生活关注的转折点。考虑到本文主要关注广州报业话语对非裔群体及其生活空间形象建构,下文将着重从上述3个不同的时间维度展开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