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处理杂草生物多样性指数值》

《表3 不同处理杂草生物多样性指数值》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耕作方式对冬小麦田杂草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A为空白对照;B为常规处理;C为缓施肥;D为优化施肥;E为优化施肥+脲酶抑制剂;F为保护性耕作;G为秸秆还田。H'为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D为Simpson优势集中度;E为Pielou均匀度指数;DMG为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

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看,缓控释肥处理(C)高于优化施肥处理(D)等其他处理,为其他处理的1.30~2.63倍;而优化施肥+脲酶抑制剂处理(E)与保护性耕作处理(F)明显低于其他处理(表3)。各处理中,除秸秆还田和优化施肥+脲酶抑制剂处理外,各区的优势集中度均较低;缓控释肥处理显著低于其他处理,而优化施肥+脲酶抑制剂处理、秸秆还田处理分别高于其他处理1.30~2.55和1.34~2.63倍。不同处理对于Pielou均匀度指数有一定影响,优化施肥处理低于其他处理,保护性耕作处理比其他处理高1.04~1.3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