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德庆地区奥陶系岩石地层单位划分沿革》

《表1 德庆地区奥陶系岩石地层单位划分沿革》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粤西德庆地区晚奥陶世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广东奥陶系研究起步很早,最早见于1928年朱庭祐所创龙山系,后来随着笔石化石的陆续发现,龙山系才被解体,并逐步建立起广东奥陶纪地层系统(表1;广东省地质矿产局,1988)。粤西德庆至悦城一带西江沿岸属云开地层小区,是广东奥陶纪碎屑岩相出露最完整的地区,以浅海壳相砂泥岩沉积为主,夹多层砾岩和一套不稳定分布的碳酸盐岩。其中最下部的一套砾岩,由莫柱孙等(1980)定义为南岭地区早古生代第一幕地壳运动—郁南运动的识别标志,与下伏的寒武系呈微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云开地层小区奥陶系罗洪组、罗东组、东冲组和兰瓮组的层型均在此建立(广东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六分队,1992)。但长期以来,由于化石稀少,几个组的岩性组合特征及延展分布等都有争议,而这些问题,给区域地层对比及野外地质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