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16年世界主要自由贸易协定的对外直接投资及劳动力情况》

《表1 2016年世界主要自由贸易协定的对外直接投资及劳动力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亚太自贸区“轮辐”效应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根据UNCTAD、WDI数据库整理得到。

如图2所示,在所有成熟的贸易协定框架中,2000—2016年APEC的贸易额总量一直处于领先位置。从2000年的3.12万亿美元,到2016年的7.98万亿美元,17年间增长了近两倍。其中,2014年达到峰值,为9.12万亿美元。然而,由于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等外在因素的影响,APEC分别出现小幅下降的趋势。总体上看,其他主要自贸协定的变动趋势与APEC类似,贸易额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欧盟、东盟10+3、(1)TPP、NAFTA和东盟。其中,APEC的贸易总量比欧盟、东盟等经济体的规模大很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显著。然而,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生产要素(如对外直接投资和劳动力等)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凸显,谁拥有稀缺要素及高端要素,并形成要素集聚力,将有利于提升和巩固其经济贸易地位(张幼文,2013;王庭东,2015)。世界经济贸易的实质是生产要素在各个经济体之间的流动与集聚,为了便于比较分析亚太地区的要素情况,考虑将东盟、欧盟和北美自贸区作为比较对象,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