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产业融合下农户收入不平等测算结果》

《表3 产业融合下农户收入不平等测算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农村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农户收入结构差异分析及其政策含义——来自湖北微观调查的证据》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数据来源:作者使用STATA14.0计算而得

本文从农户微观视角考察了实践中的农村产业融合特点与农户增收的关系,衡量产业融合对农户家庭发展能力的影响。通过基尼系数对农户差异性进行测算数据显示(见表3):第一,从基尼系数来看,融合组的农户组内部的收入差距大于未融合组,说明融合组农户内部的收入差距更大,这意味着农村产业融合变量对收入差距产生了现实影响。第二,不同方法对理解不平等有着不同的内在意义,为进一步分析产业融合下农户收入不均等状况,本文采用多种经典的不平等指数对产业融合下的收入不平等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产业融合组的各不均等指数均明显大于非产业融合组,如广为熟知的Theil指数(GE (1)) ,在融合组和分融合组分别为0.4823、0.3246,再次证实农村产业融合下的农户收入差异更加明显。同时,Piesch指数、平均对数离差(GE (0)) 和Entropy指数(GE (-1)) 的计算结果也基本类似:融合组的收入不平等程度高于非融合组。可能的现象解释是,产业方面的因素是影响农户收入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农村产业融合往往是基于家庭要素形成的资源利用和重组的过程,农户参与产业融合的分工方式存在区别。受相关产业融合政策的影响,不同融合分组的农户收入来源发生分化,进而融合组农户内部收入差异增加,非融合组收入差异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