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Ig AN牛津分级病理特点》

《表2 Ig AN牛津分级病理特点》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单中心肾活检临床和病理特点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M:肾小球系膜增生,M0为系膜增生评分<0.5,M1为系膜增生评分>0.5;E:毛细血管内增生,E0为无毛细血管内增生,E1为有毛细血管内增生;S:节段性肾小球硬化,S0为无节段性肾小球硬化,S1为有节段性肾小球硬化;T:间质纤维化或小管萎缩,T0为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25%,T1为肾小

其中,MN是本中心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中位年龄47(42.5,55)岁,男女比例为1.35∶1。本中心以Ⅱ期MN(75.34%)最常见,Ⅰ期和Ⅲ期MN分别占16.44%和8.22%。Ig AN是本中心第二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位年龄31(22,45.5)岁,男女比例为0.79∶1。Ig AN的病理切片中,Ig M和C3沉积者占大多数,分别为93.44%和85.25%,而Ig G沉积(8.20%)和C1q沉积(1.64%)者较少见。所有Ig AN均进行了牛津分型[4],具体分级病理特点见表2。Ig AN牛津分型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M1E1S0T0和M1E0S0T0(各占29.51%)。